3月16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审计处副处长张丽艳、中国移动内部审计管理处副经理潘欣怡、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商学院副院长谭丽丽三位业内专家,分别以“内部审计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主题开展直播课程。我校审计处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在线学习,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做好内部审计,全力支撑抗疫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政策,涉及财政补助、政府采购、经费保障、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为发挥内部审计咨询功能、做好疫情防控审计支撑,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这些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及时宣传,促进政策执行。
内审服务助力疫情
防控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为疫情防控采购提供审计咨询服务;提供高效的疫情防控应急合同审计;在接收社会捐赠时发挥内审功能;开展防疫专项审计等。在审计咨询和监督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实情况、疫情防控资金是否专款专用、防疫物资采购管理及物资管理。
二、疫情对内审工作带来的挑战
这次疫情给传统审计工作理念、组织模式和技术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资料如何远程提取;远程如何敏锐发现线索;审计项目如何组织实施;审计团队远程审计能力如何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审计任务按计划目标完成,必需要创新审计模式。可以采取“远程+现场”工作模式,以远程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统筹安排审计项目时间,优先开展适合远程审计的项目。
疫情过去后,未来也应继续大力推进远程审计技术构建,充分借助信息化工具,以审计系统作为支撑,通过线上工作模式推进内审工作。
三、疫情是一所大学
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一场危机。“疫情风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但灾难也以暴虐的形式,让我们反思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短板。
审计署11号令的颁布,把内部审计的职责提高到预、决策层面实施审计的新高度,让内部审计走上了前台,也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按照11号令和企业管理决策层对内审期望的调查问卷,内部审计应清楚所在单位的使命、战略和重大风险,要有为所在单位创造价值的能力,要与决策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面的沟通,而不是闷头只做底层工作。这些恰恰是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短板:项目多精力少,问题多价值少,建议多整改少……企业的问题就像病毒,一直在不停地变异,在审计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要抓住审计的根本,就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物化、价值化的评价对象背后所隐藏的人的“行为”,透过经济事件本身看到“人”。
此外,内部审计应是所在单位的免疫力,要能够帮助单位建立制度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单位的能力。内部审计应关注所在单位的使命、战略和风险,做到防范胜于查处、审计寓于服务,遇到问题找方法,身怀利器,重而慎之。内部审计应做好内部控制,用流程梳理问题,用财务归纳问题,用绩效考核解决问题,做到一项多审,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内部审计应将自己打造成快速反应的学习型团队。线索在现场发现,措施在现场指定,问题在现场解决,审计的形象就这样在现场树立。内部审计应把审计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看到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目,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部审计的信息价值、治理价值、信用价值、风险与内部控制价值、协同效应价值、资源与获利价值、技术创新价值、企业文化价值、人本价值和战略价值。
潘倩华
2020.3.21